昨晚,新華社發布了今天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的消息,這是兩會前的最后一次會議,討論幾個重要的問題:1,去產能;2,防控金融風險;3,房地產長效機制;4,振興制造業。
因為問題都十分重大,所以筆者趕緊停下手頭的工作,來逐一分析這里面的干貨:
1,關于去產能:重心方向再次發生變化
去產能可能是去年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工作,因為帶來了黑色系的價格暴漲,一輪一輪,可以用瘋狂來行動。
從去產能一開始,決策層內部就有思路爭議,主要是針對計劃還是市場的問題。但是權威人士說了,計劃還是要用了,這是中國去產能關鍵的窗口期。
因此,在實際執行中,按地區、按行業分任務就成了最便捷的方式,但導致的問題太多了。一些地區把去產能的主要任務分給民企了,國企反而不用去。
但了去年11月份,國務院專門開會討論去產能。雖然當時發改委等部門的數據,去產能已經取得了較大成績,但中央似乎并不同意,要求繼續加大力度,不過這時思路變了。
這個思路在這個月的政治局會議中也體現,政治局的會議突然提到了“加強產業、區域、投資、消費、價格、土地、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這其實就是去年年末思路的延續——重點不是分任務去產能,而是要依賴環保措施、配套政策來去低端產能。
在這個新方向的指引下,鋼鐵行業打擊地條鋼、中頻爐又如火如荼,于是黑色系在這個預期下再度暴漲,因為市場傳聞,占比很大,這將影響巨大的供給。
但這次會議,新的方向又出來了——核心是僵尸企業!僵尸企業!
筆者第一次聽到“僵尸企業”這個詞是在2013年底,黃益平當時還不是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他說他在巴克萊銀行的時候做的研究。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人提這個詞。
但后來,他在許多場合發表演講或接受采訪都在講這個詞。前段時間,在中國經濟五十人論壇上,他再次講到了僵尸企業的問題。這一概念也逐漸進入決策層的視野。
而今,再次升級進入到了最高層級。這意味著,該關企業還是要關,力度會很大。
這是對路的方向,僵尸企業向吸血鬼一樣,不僅帶來實體經濟的產能過剩問題,還會帶來經濟風險。長期虧損,靠政府補貼而活下去的企業,都下狠心來處理。
因為牽涉利益太廣,未來要密切關注配套政策出臺,從部委到地方,都得要行動起來。
2,防風險:大金融監管具體方向清楚了
2015年11月,習近平在對十三五規劃作出說明時,突然提到了金融監管的問題,這讓市場既意外,又不意外。
不意外在于當年發生了股市的劇烈波動和人民幣匯率改革,金融市場的問題嚴重。意外在于,當時提的矛盾相當尖銳,認為分業監管已經不適應綜合經營的形勢。當時的原文說,“現行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我國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
正因為這個背景,市場上開始討論一行三會的分分合合問題,各種政策建議也出來了,市場普遍認為監管體制會大變。
在上述大思路下,當時習近平提出了統籌監管的幾個方面,包括重要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綜合統計三個方面。
但是即使這些具體領域的改革似乎也沉寂起來了,沒有什么進展。市場一直在猜測:什么時候?到底什么時候改?到底到底什么時候改?
似乎沒有人知道,于是大家又開始猜測什么時候會開金融工作會議,五年一次,按周期到了??墒?,到現在也沒有開。
再到最近,央行資管產品統一監管的文件流傳出來——其中事無巨細地寫到了一行三會的分歧,央媽舌戰群雄。其中一個分歧就是綜合統計,三會里也有意見。再加上郭樹清到任銀監會,外界對他的前景各種猜測,外媒甚至報道銀監要整合保監。
但總歸而言,對于大金融監管,只聽見樓梯響,卻未見人下樓。
而今,這次會議再次亮相,需要一字一句來讀:
習近平強調,防控金融風險,要加快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強化統籌協調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風險。
要及時彌補監管短板,做好制度監管漏洞排查工作,參照國際標準,提出明確要求。要堅決治理市場亂象,堅決打擊違法行為。
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話說得很清楚,總共三個句號,兩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強化統籌協調能力。注意,沒有提建立統一的監管或合并,僅僅是協調機制。協調機制其實早就有,但作用不明顯。而且,這里提到“建立”協調機制,而不是完善,說明這個協調機制不是老協調機制,而是要新設協調機制。
結論大概也就是:一行三會不會合并,但協調機構會新設,比如傳言中的統籌機構金融事務局等之類。
第二個意思,及時彌補監管短板,治理亂象。這句話為劉士余的妖精論、項俊波的富豪論提供了注腳。這輪嚴管風暴顯然并不是一行三會層面發起的,而是最高層授意的。既然如此,可以想象,監管風暴不會停止,只會強化,郭樹清的風暴也會馬上刮起來。
而且提到了“及時”彌補、做好制度漏洞排查工作。這點非常重要。筆者記得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一次分論壇上,中方監管高層侃侃而談我們多重視風險,所以不會有大問題。而外方人員一上臺就說,風險往往是看不到的,看到的都不叫風險,所以才有全球金融危機。如果認為人認為看到了風險,那恰恰是最可怕的。
“及時”彌補和“漏洞排查”說明,我們并不認為我們已經掌控了風險,風險仍在暗處,我們需要預防的不僅僅是看得到的風險,還有我們沒有發現的風險。這個理念的轉變十分重要。
3,房地產長效機制:表態非常謹慎
先來看原文:習近平指出,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要充分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特點,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安排。要完善一攬子政策組合,引導投資行為,合理引導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要調整和優化中長期供給體系,實現房地產市場動態均衡。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樣,目前并沒有成熟的長效機制方案,仍需要深入研究。
但其中幾個細節要注意:第一,“要充分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的特點”,這個表述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的政治局會議提的“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表述不同,這次沒有提“符合國情”,而是更強調房地產市場的特點。這很重要。尊重市場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后面才有“調整和優化中長期供給體系”,因為供給出了問題,一線城市如北京,土地供給不斷減少,供應少了,需求仍巨大,價格怎么能不漲?土地供給體系不變,是不可能搞好房地產調控的。
第二,短期和長期相結合。這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未來一定還會有系列的調控措施出來,短期的、長期都有,方案正在討論中。也許這次過會了,未來陸續會下發。
所以要高度關注兩會期間住建部的新聞發布會,一定會透露點什么。
最近一些城市房價仍未止住,北京似乎仍在上漲。
但總歸一點,一個目標——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本文就分析到這里,制造業的就不點評了。
俠客島解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釋放了三點重磅信號
今天,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五次會議。開年大會,有何干貨?島妹為大家簡要梳理一下。
骨頭
會議在提到去產能時指出,“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堅定不移處置’僵尸企業’”,繼續表明了啃硬骨頭的決心。
處置“僵尸企業”是去產能的一場硬仗,核心還是得解決錢從哪兒來、人往哪兒去的問題。去年11月,國資委已經全面梳理出中央企業需要專項處置和治理的“僵尸企業”和特困企業,共2041戶,涉及資產3萬億元。3萬億巨資是一方面,人員恐怕更是難以估量。
有媒體曾報道,某央企地方公司的管理層透露,自己所在的縣級市共30萬人口,僅圍繞自己所在的企業伴生的人口就占三分之一。而這僅僅是數千家僵尸企業的冰山一角。
有的僵尸企業,日欠銀行數十萬,想申請破產卻求死不能。一旦企業死了,大量企業人員失業,易形成不穩定因素,地方政府不愿見到;銀行貸出的款項成為壞賬,再無回旋余地,具體人員還要被追責,所以不如繼續輸血,將錯就錯。由此形成了僵尸企業、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三者間的畸形關系。
健康的企業環境本該是優勝劣汰,靠地方政府和金融系統持續輸血而茍延殘喘的僵尸企業,就像個裹挾經濟資源、阻礙行業發展的無底洞,套用《羅曼蒂克消亡史》中葛大爺咬著牙對日本妹夫所說的話:“你怎么能不死呢?”
中央對于處置僵尸企業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而深陷糾結的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又做得如何呢?小組會上要求“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可見其中蹊蹺。再聯系去年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表述——“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是來自上層,具體落實還要看地方,要求嚴格執行,同樣還是敦促地方麻利兒地行動起來,莫再糾結觀望。
此外,相比經濟工作會議的一句“做好人員安置工作”,今天的相關表述更具體:“要做好轉崗就業、再就業培訓等各項工作,發揮好社會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確保沒有能力再就業人員基本生活?!苯鉀Q好人的問題,涉及社會穩定,考慮得越細,啃硬骨頭的阻力才能越小。 這次著重對處理僵尸企業中的轉行就業等問題做了詳細部署,那意思就是鐵了心要滅掉僵尸企業,不再避諱什么僵尸企業出清會造成下崗潮啊、影響社會穩定這些論調了。
預期
談到房地產市場時,會議特地講“要完善一攬子政策組合,引導投資行為,合理引導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都是分分鐘被拎出來可以成為新聞標題的重磅。
對比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可以看到,當時的提法是要“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手段主要在金融方面。
而今天,則著重提出“引導投資行為”,看來中央將在投資手段上下功夫。
如果說信貸限制主要是針對炒房者,提高炒房門檻,那么引導投資的手段可能更多地針對房企。一邊在后期控制信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另一邊在前期引導企業資金合理流入,對市場的投資回報率不要存在過高幻想,從而減去杠桿,降低風險,實為樓市調控的釜底抽薪之舉。
可以看出,中央對房地產市場認識也更客觀,進一步明確了基本的保障屬性和一定的投資屬性。提出了引導投資行為的說法,看來對房地產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還是持有一定的正面意義,不想一棍子打死,但對投資的收益,資格等會有嚴格限制,不會出現全民炒房的現象了。未來具體如何引導,還須靜觀后效。
落實
無論是開頭,還是結尾,中央喊話地方政府,敦促落實之心呼之欲出。
開頭的“一錘一錘釘釘子”不是新提法。早在2006年12月6日,習近平就在《之江新語》專欄里發表過名為《抓落實如敲釘子》的短文。2013年2月28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會議說:“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p>
巧的是,這也正是4年前的今天。
最后總結時,又連提兩個“落實”?!爸醒胴斀涱I導小組會議定下來的事情,要抓好貫徹落實,明確責任、有效督查。歷次小組會議確定的事項都要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自己應負的責任擔起來,主動開展工作?!?/p>
聯系經濟工作會議的提法,“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把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政治責任,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必須執行,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案必須落實”(全篇提到“落實”10次),兩次會上的表述都迫切而嚴厲。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再優化的頂層設計,也要通過基層擼起袖子加油干,不但要切實干,而且要干得到位,以保證中央決策在地方不走樣。不過從處置“僵尸企業”推進艱難的地方實踐來看,落實著實不易,中央如此迫切的喊話,更顯進入改革深水區,推進的難度也在加大。